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1.学校概况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8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在原“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和“苏州市轻工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首批成立的高职院之一,也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6 年,学校入选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2011 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 年项目验收获“优秀”,2015 年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7 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9 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年招生规模 1900 余人,各地考生踊跃报考,录取分数线屡创新高,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成果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现有在校生 5200 余人,设有八个二级学院和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校坚持“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原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实施“大专业平台、小专业方向”专业改革,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 5 个专业群共 28 个专业 54 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并重的专业格局,基本覆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部分职业岗位。学校目前有 1 个中特高专业群、1 个江苏省品牌专业、5 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通过品牌、骨干专业的建设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与改革,并以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与标准同步建设全校各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以“充实光辉”为校训,以此为源凝练出“三风”:“ 德艺双馨,充实光辉”之校风;“崇实尚美,求精致远”之教风;“学之以恒,敬业修德”之学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苏州,面向江苏,服务长三角,努力建成一所让社会认可、百姓满意的高水平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艺术设计院校。2022 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双高”建设为着力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文化强国战略,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教育部艺术设计专业目录调整为抓手,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深入研究艺术设计类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落实教育部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方案,继续推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学生发展:学校发挥艺术设计独特育人优势,全方位实施系统育化,通过引导、浸润等柔性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专业风格、职业素养及人格养成,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深入推进多元融合素质育化培养体系,育人工作水平较高,对学生素养、能力、知识的培养成果明显。
教育教学:推进多个专业教学标准制订;省级品牌专业顺利通过验收,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提升设计人才培养水平;主动发挥引领作用,成立教育部平面视觉专委会;服务地方文化产业,探索“1+X”证书制度;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工程、“教学团队培育”工程、“专业师资国际化发展”工程;名师引领,建构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引领助力教学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国际合作:发挥国际交流优势,以“双高”建设项目为契机,组建中外教师团队、实行中外学生互动、引入国外教学项目,继续开拓国际化交流的水平与层次,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世界一流水平对接,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育人的国际化水平。对接国际展会,展示教学成果,优秀教师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职教交流,共同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创意产业留学生,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初步建成我国工艺美术国际交流的平台与窗口。
服务贡献: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江苏文化产业提升行动,教科研服务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社会服务平台聚合作用,服务地方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服务中西部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创新服务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服务苏州等地特色小镇建设。高质量、多批次、多层次开展社会培训,初步形成全国工艺美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首选高地。
政策保障: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立足学校实际,以品牌专业建设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贡献。学校加强制度建设与质量文化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学生情况
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 5241 人,2022 年招生(录取)人数 1900 人,2022届毕业生 1621 人,截止 8 月 31 日,就业人数 1550 人,较之 2021 届有所提升。
3.教师队伍
学校共有教职工 464 人,专任教师 322 人,其中专业课教师 226 人,生师比为 12.78。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约为 71.11%,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约为 96%。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257 人,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约为 80%,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比例 50.62%,师资结构总体合理。
4.设施设备
近年来,为给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学校狠抓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大建设实训教学基地投入。与多个企业共建实训教学用实训基地,购置大量先进教学、科研用设备仪器。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增长 22260.40 为元/生,其余设施设备配备亦有稳步增长。
5.在校体验
(1)对教学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本校 2018 届~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分别为 93%、95%、95%、94%)持续较高,与全国高职相比具有优势。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得较好的成效,得到更多毕业生的认可。
数据来源:麦可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2)学生的校园环境满意度高
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教室及教学设备”、“图书馆与图书资料”的满足度评价(均为 94%)较高,对“计算机、校园网等信息化设备”、“实验、实训及相关设备”的满足度评价均为 87%)相对较低,建议学校及时完善计算机、校园网、实验实训等相关设备,满足学生对各项设备的需求。
数据来源:麦可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3)毕业生非常愿意推荐母校
本校毕业生对学校整体认同感不断增强,表示愿意推荐母校给他人,与全国高职、全国“双高”校(2021 届分别为 69%、75%)相比优势明显。2018 届~2021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整体有所上升,从 2018 届的 81%提高到 2021 届的86%,与全国高职、全国“双高”校相比优势明显,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可度持续较高。2021 届毕业生中,愿意推荐母校比例较高的学院是环境艺术学院、数字)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分别为 90%、88%、88%)。与此同时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体验较优,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2021届为 97%);学校学生工作、生活服务、就业指导服务持续优化,毕业生对其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4)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高
本校 2018 届~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 97%、99%、96%、97%)均处于 95%以上,与全国高职、全国“双高”校相比具有优势,本校毕业生对母校整体的评价较高。2021 届各学院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均超过 90%,其中校友满意度最高的学院是数字艺术学院(98%),毕业生对本校整体认可程度较高,评价较为突出。
数据来源:麦可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6.就业质量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提高就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积极做好市场开拓、信息整合、调查研究、咨询辅导,培育引领等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1)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本校 2018 届~2021 届毕业生的月收入整体有所增长,2018 届~2021 届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分别为 4305 元、4196 元、4475 元、4942 元)持续上升,薪资水平发展态势较好,市场价值得到更好体现,毕业生竞争力持续提高。此外,毕业生对口就业程度回升明显,薪资水平、从业幸福感均呈上升趋势。2021 届 (66%)相比 2020 届(60%)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开展效果不断增强的就业服务工作也促使毕业生就业各方面的质量稳步提升。其中,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从业幸福感均呈上升趋势,月收入从 2018 届的 4305 元增长到 2021 届的 4942 元,就业满意度从 2018 届的 64%提高到 2021 届的 74%,毕业生就业感受较好。
数据来源:麦可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2)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喜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层层落实、严格核查数据、健全反馈考评机制,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自查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信息报送及核查的工作要求,督促毕业生及时将信息通过 91JOB 智慧就业平台进行报送,定期公布学校周就业率。学校继续面向全体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做好就业准备。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认真做好网络招聘会,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组织 20 场以上的校园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就业办认真落实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截至 9 月 1 日,学校初次就业率为 91.46%,截至 12 月 6 日就业达到达到 95.85%,其中:协议和合同就业55.48%,灵活就业 5.08%,升学 25.08%,自主创业 0.50%,较好的完成了 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通过校院两级联动,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针对性的开展指导、引导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对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建立就业帮扶档案库,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分类引导、重点推荐、重点帮扶和定期回访。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库,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就业指导师等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2022 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成功申请 36 人,共发放 54000 元整。
7. 技能大赛
学校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大学生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进一步规范管理规程,完善竞赛参赛申报、校内选拔、参赛、总结归档、经费报销等流程。为更好选拔省技能大赛参赛队员,全面落实 2022 年省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依照文件落实参赛管理规定,参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共获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 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职教活动周期间,我校召开“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技能大赛经验分享会。完成 2022年省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
8.专业建设
2022 年,我校在教育部备案 28 个高职专科专业,其中 26 个专业为保留专业,新增文化创意与策划、文物修复与保护两个专业。学校所有专业可分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学校目前 28 个专科专业中 27 个专业为高职文化艺术大类专业,影视动画专业为新闻传播大类专业。学校将重点立足目前已有的 28 个专科专业,深挖专业内涵,织好现代艺术
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双面绣,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
9.课程建设
2022 年完成 15 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的结项工作,其中重大项目 1项,重点项目 5 项,一般项目 9 项。组织申报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经个人申报、专家评审报送两门课程参加评审。组织开展了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的评审遴选工作,认定 9 个项目为校级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其中推荐 3 个项目申报省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6 个项目作为校级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进行建设。2022 新增申报了第四批 3 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我校已累计参加 11 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覆盖专业占全校已招生专业的 52.2%。完成江苏省审计组于 2022 年对我校的专项审计调查整改要求,一是公开发布报名信息,二是将 1+X 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证融通。完成第二批 43 门课程标准的结项工作,第三批 14 门课程的中期检查工作。
10.教学方法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1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苏教人〔2022〕4 号)文件,我校申报的《扶贫扶教、育产育人——东西部协作背景下非遗新传人培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 2021 年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互生互适”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实践》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效能评价模式改革实践》两项获江苏省 2021 年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 年 11 月,我校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东西部协作战略下“扶贫助教、育人促产”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设计服务生活,融通提升创意: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推荐参评 2022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21 年 11 月份,教务处组织完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认证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等 3 项江苏省教改课题(其中重点课题 1 项、一般课题 2 项)、1 项苏州市教改课题(一般课题)的结题评审工作。2022 年 6 月份,教务处组织完成《艺术设计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等1 项江苏省教改课题(一般课题)、3 项苏州市教改课题(其中重点课题 2 项、一般课题 1 项)的结题评审工作。
11.教材建设
根据《关于“十四五”职业教育江苏省规划教材及“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江苏推荐项目公示》,我校申报的《中华匠艺——传统工艺美术鉴赏》《产品设计二维表达—SketchBook&CorelDRAW》《图形创意训练(新一版)》《设计素描》《室内设计》等 5 部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江苏省规划教材,其中《中华匠艺——传统工艺美术鉴赏》《设计素描》获得教育厅推荐申报“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此外,《艺术概论(第二版)》获得艺术设计教指委推荐申报“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至此,我校共有 3部教材推荐申报“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1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学校关于推荐参加“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申报的通知》(苏美院教〔2022〕41 号)文件要求,经过各教学单位申报遴选,共推荐19 门课程申报江苏省在线精品课程,11 门课程认定为“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在线精品课程,4 门课程为 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江苏推荐项目。“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是由我校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合主持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共建设《设计思维基础》《插画角色设计》等 8 门课程,2022 年完成国家资源库验收。
自 2021 年 7 月获教育部评选为示范性基地至今,我校数字非遗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已完成非遗项目认知区、仿真教学实训室(Zspace 机房)、云渲染机房等全部 800 平方米的空间环境建设,且配套的 540 万元设备已投入使用。基地一期、二期技术平台已先后与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开合作开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虚拟仿真课程内容建设正陆续推进,其中《园林假山设计与叠山工艺模拟实训课程》等四门课程已完成框架与资源准备,目前正配合国资处与苏州市集采中心对接拟定招标参数,预计于 12 月初完成招标。截至目前,基地已获教育部立项专项课题一项,相关资源建设入围“长三角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教师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制作比赛”决赛。
13.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高度重视高素质教学名师、技艺技能大师的培养,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骨干,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双高”建设为契机,遵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全力打造高级别师资建设平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坚持高端引领战略,充分发挥“平台”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技艺技能传承创新能力,赋能艺术设计高职教
育高质量发展。
14.挑战与展望
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两大专业群的特色“工匠精神”还需进一步挖掘与提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诊断与改进工作还需要深入研究,进行系统化的架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尚不完善,立足校情的师资结构优化与提升的举措还需进一步明确与落实。
(1) 扎实推进“双高”建设
新形势下,学校须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学校以更高站位、更高视野、更高质量推进“双高”建设,落实“双高”建设方案中规划的各项任务,不断提升发展内涵,打造高职艺术教育品牌特色。
(2) 建设产教深度融合高素质技能型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通过分析制约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进一步破解高职艺术院校在整合办学资源、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改革难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3) 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和国际化
随着国家和学校对教学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学校将加大艺术教育对外开放,坚持优质与需求导向原则,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标准、数字化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拓展艺术教育合作办学,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对外人文交流,着力谋划学校在文艺人才培养国际化、艺术教育资源交流国际化和文艺精品交流国际化,弘扬优秀文化精神,用精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附表:
表 1 计分卡
表 2 满意度调查表
表 3 教学资源表
0516-85693210(9:00-18:00)
高职单招:18626027219 寇老师 (微信同号)
综合评价:18552925798 孙老师 (微信同号)
雅言艺考:15996881736 麦子老师 QQ:365723796(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197号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