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情况概述
(一) 办学历史
我院是 2007 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报教育部备案的民办全 日制普通高校。我院以“创意”命名,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富有创新、创 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学 10 年来,学院审时度势、 抢抓机遇、科学决策、跨越发展,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全院上 下凝心聚力,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院当选为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专委副理事长、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被 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动漫设计基地”、“全国服务外 包人才培训基地”、“无锡首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等各项荣誉称号。 2016 年 10 月,我院申报的“双元制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项目”被认定 为无锡市校企合作示范组合,是无锡市唯一一所获评该奖项的民办高职院 校。2016 年 10 月艺术专业被评为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2017 年 5 月会计专业被评为无锡市职业教育现代化特色专业。
学院总占地面积为 10.2232 万平方米,现设 29 个专业,截至 8 月 31 日全日制在校生数 2206 名。校内专任教师 126 名,2021-2022 学年聘请 了 53 名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兼课教师,经测算,目前师生比为 14.87:1。 在 126 名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 8 人,占比 6.35%;研究生学历或硕 士以上学位的人数为 95 人,占比 75.40%;“双师素质”37 名,占比 29.37%。 学院建有 31 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63 家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基地 总建筑面积达 8093 平方米。学院 2022 年实际招生 1216 名,学院 2022 届毕业生 335 名,初次就业率为 95.22%。
学院以“立德树人、育人成才”为目标,以全新、独特的理念发挥无 锡市创业产业优势,突出“地方性、技能型”的教学特色,面向企业,按 需施教;面向学生,因材施教。学院高度重视“专转本”工作,促进学生 的长远发展,将高等职业教育对接应用型本科教育,通过“专本分段培养”、 “专转本”等方式,为希望深造的学生提供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院的内涵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2015-2018 年) ”、“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9) ”及全国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作会议等精 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加 强科技发展和社会服务,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 平。
(二) 办学定位
确立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理念。学院建校后,组织 中层领导到国内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开展如何办好高职教育的大讨 论,加深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以“质量、特色、融合、开放” 为发展主题,明确办好高职院校的工作思路,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宗旨的办 学观念,明确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 才培养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开展以 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监控体 系等。逐步在全院教职工中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 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的立校观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体制机制 创新,努力探索创建特色专业的教改思路,不断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职 业岗位工作所需的技术技能和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改革,认真做好人才 培养工作,带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办学定位:立足无锡,服务苏南,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 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定位:按照专业集群集成发展与无锡、苏南产业发展相对接的思路,重点办好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乘务、物联网应用技术 4 个专业群, 新增集成电路技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已在 2022 年招生。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够用、具备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发展定位:努力把学院建成让学生满意、员工信赖、社会认同、 同行尊重,具有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校园优美、效益显著,在全国同类 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民办高职院校。
(三) 办学特色
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意是创新的初始阶段,创新离不开创意。 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各项工作都需要创意。学院提出:在通识教育的基 础上,把“创意能力+专业能力”作为培养宗旨。在全院选修课中,设置 了创意思维与训练、创意活动与实践、创意设计启蒙等课程,旨在开发学 生的“创意”,放飞学生的思想,随着学生的知识积累,视野开阔,进而 勇于“创新” ,能够“创新” ,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能力,甚至“创造”、 “发明”。我们将在若干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把创意系列课 程设置到每个专业的必修课之中。
(四) 办学规模
表 1 办学条件
学院董事会始终认为学院的重心在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 强化内涵建设上,2014 年,创意学院从与无锡太湖学院统一校园统一管 理体制的状态下分离出来独立办学,现拥产权土地面积 10.2232 万平方 米、非产权独立使用面积 8.6966 万平方米,产权建筑面积 5.6 万平方米、 非产权独立使用建筑面积 2.0688 万平方米。布局基本合理、功能齐全、 设施齐全的校区,基本满足学院的办学条件 (见表2) 。
表 2 学校硬件基本情况
近年来,学院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基本建设的投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各项关键指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见表 3) 。
表 3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二、学生发展
表 4 学生发展
(一) 招生情况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 导向,把优化专业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维持招生规模作为工作的重点, 狠抓招生工作责任落实,在近几年高职生源回升的情况下,学生规模增长 幅度较大。
表 5 2022 年招生情况一览表
(二) 在校生专业分布
全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 2206 人。
表 6 在校生专业分布统计表
(三) 就业与创业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就业推荐
学校将就业与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贯穿于学生在校全过 程。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把就业与创业指导设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之中,把此项工作规范化;二是举行专题报告会,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 和往届毕业生做现场报告教育学生;三是进行模拟招聘会,现场进行应聘 指导。
我院除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外,还组织校内 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互动平台。学院与省内各市人才服务中心 紧密联系,掌握各市人才需求信息,鼓励生源所在地毕业生积极参加当地 人才交流会、洽谈会,使之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学校为每一届毕业生都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今年举办的大型人才招聘会,有来自上海、浙江、 山东及省内多市的上百家单位参加招聘会,提供近 2000 多个工作岗位。 每年还要举办十多次小型招聘会活动,由我院各系与就业办联合举办。学 校重视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现有就业基地 104 家。此外,建立“太湖创 意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每年通过信息发布提供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近 2000 人,是每年毕业生总数的 3~4 倍以上。学校积极进行创业教育,组 织创业模拟活动,校内进行创业示范。我院这几年大学创业人数逐步上升, 2017 年为 1.53%,2018 年为 1.62%,2019 年为 1.83%,2020 年为 2.30%,
2021 年为 1.60%,2022 年为 1.60%。
2、毕业生就业现状
(1)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21 届毕业生 206 人,首次就业率高达 98.02%。毕业生就业区域以 无锡为主,辐射苏南地区,少部分学生回原籍就业。有 84.95%的毕业生 在苏南就业,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在无锡就业。2022 届毕业 生 335 人,首次就业率达到 95.22%。毕业生就业区域与 2021 年基本相同。
(2)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我们分别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就业满意度调查,其中2020 年 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满意度为 98.23%;2021 年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 满意度为 98.36%;2022 年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满意度为 98.33%。2020 年、2021 年和2022 年用人单位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在 97%以上。
(3) 用人单位类型分布
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中小微民营企业。
图 1 近三年毕业生用人单位类型分布
(4) 各专业大类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情况
图 2 近三年各专业大类月收入
(四) 专转本情况
学院自创办起就十分注重毕业生多元化发展。学院在不断深化教育教 学改革的同时,加强“专转本”相关课程的教学,从大三开始起根据学生 意愿精心组建“专转本”强化冲刺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有针对性的强化训 练,收效显著。我院历年“专转本”通过率都在 30%以上,升入本科学习 的学生都占毕业生总数的 10%以上,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今年“专 转本”通过率达到 52.94%。
三、教育教学
表 8 教育教学表
(一) 专业建设
学院专业开发与设置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以区域产业 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开发模式,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重点扶持。根据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物联网、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进行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学院已形成了以市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为龙 头,校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结构布局,其中艺术设计、大数据与会计 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护理专业为校级重 点建设专业。
学院设有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服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康养护理学 院 4 个二级学院。其中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基本信息如表 9 所列。
表 9 专业建设情况统计表
(二) 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学院紧密围绕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专业化发展为引领, 以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改革创新民办人事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师资培训,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扎实 抓好优秀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为学院改革发展各项目标的实 现提供了师资保障。
教师队伍的现状。学院现在校生 2206 人,校内专任教师 126 人,外 聘 53 人,经测算,生师比为 14.87:1。在 126 名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 职称 8 名,占比 6.35%;中级职称 63 人,占比 50.00%;初级职称 46 人, 占比 36.51%;未定职称 9 人,占比 7.14%。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 师 95 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5.40%。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专任教 师 37 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 29.37%。
0516-85693210(9:00-18:00)
高职单招:18626027219 寇老师 (微信同号)
综合评价:18552925798 孙老师 (微信同号)
雅言艺考:15996881736 麦子老师 QQ:365723796(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197号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