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1.1 学校概况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台湾知名人士热忱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位于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东接上海,西邻苏州,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区域内拥有台资企业 4800多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极为旺盛,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以打造品牌骨干专业为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构建了"以应用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设有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28个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实现了学院专业群与地区产业链的深度对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机电一体化技术、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一批省级示范高职院重点专业特色鲜明,社会美誉度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四个专业在江苏省高职院校率先开展国际工程(IEET)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通过。
办学十七年,学校秉承“诚正、弘毅、奋进、创新”的校训,以“成就学生未来,助力区域发展,增进两岸交流"为教育使命,以"学生热爱、企业追求、BOSS 摇篮"为教育愿景,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业界乐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崇尚“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先后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自主试点学校"、"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民办高校党建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立项建设单位”、“全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单位"等殊荣。
表1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成果曾获奖励情况
1.2学生情况
截止2022年8月31日,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7599人,其中订单培养人数2402人,现代学徒制人数291人,普通高中生源数2194人,中职生源数4756人,社会招生人数649人。应届毕业生2242人,初次就业率95.84,同比增长0.85个百分点;应届生直接就业率94.10%,应届生对口就业率87.52%,应届生升学率0.94%,上届学生年终就业率98.8%。2022年计划招生4300人,实际录取4017人,实际报道人数2599人。
与 2021 年相比,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增加 1286 人,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 746 人,初次就业率增长 0.85%。
1.3 教师队伍
截止2022年8月底,昆山登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数量377人,与去年相比增加42人,专任教师290人,行政人员61人,教辅人员16人,工勤人员10 人,校内兼课教师5人,校外教师10人,行业导师160人,师生比20.26。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数48人,与去年相比下降3.18%;专任教师“双师”人数142人,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位人数144人,与去年相比下降9.74%。2022年度受疫情影响,学校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相关指标数据较去年相比有一定下降。
1.4设施设备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占地面积464107.70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68781.0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9.71平方米/生;学生宿舍48348.00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6.36平方米/生;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323.7万元,当年新增501.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005.79元/生,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10.4%;纸质图书总数46.79万册,生均纸质图书册61.6册/生、生均年进图数量2.11册;此外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为18.63台。因全日制在校学生数量与去年相比,增加1286人,增长率达20.37%,故相关设施设备指标与2021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2. 学生发展
2.1育人成效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备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团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推进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发挥"登云小红帽"志愿团队品牌优势,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社会。截至2022年8月,我校注册团队注册志愿者2516人,活动开展累计2379余次,志愿服务参与人数达15.8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97.6万小时。在校内,“登云小红帽”服务于各项校级重大活动,文明礼仪、校园环境美化、无偿献血(260名学子6个小时爱心交付全血68900毫升)等志愿活动:在校外,作为在昆高校、新昆山人,小红帽团队积极服务昆山各类大型赛会,助力昆山市疫情防控工作、文明示范城市创建系列活动、道路交通执勤、城市环境英化等志愿服务。2022年初,因受疫情影响居家学习期间,我校200余名学生自愿加入当地志愿者行列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各自为家乡出力,为登云争光。通过大力开展慈善救助、大型社会服务、敬老帮困、环境保护、文明宣传等公益活动,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倡导文明新风,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在学生中形成比学习、比技能的良好氛国,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能力比赛等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学生实习和求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2 就业质量
学校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程度的重要尺度,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发展前景,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为了保障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防范化解毕业生就业风险,打好防范和抵御就业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昆山登云科技学院不断完善就业制度,以就业服务为驱动、不断落实“充分就业、适配就业、导向就业、创业就业、稳定就业和满意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学院就业教育指导体系,积极开展就业教育宣传,搭建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以预就业宣讲会、校园招聘会、短信平台、就业网站等多元推荐形式,助推学生成功就业。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19级应届毕业生2242人,截止2022年底,初次就业率达到95.84%,直接就业率94.1%。毕业生月收入5584元,毕业生升学人数21 人,毕业生本省落实率69.22%,比上年增加13.84%;毕业生自主创业率1.07%%,比上年增加0.87%:随着今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面向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均高于2021 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2.1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100%。
表4积分卡
为了解学校育人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改善提供客观的参考与依据,昆山登云学院于2021年底对所有在校生进行年度满意度调查,调查为期10天,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2649份。
根据调查结果,本年度在校生整体满意度为95.43%,同比增加0.67%,其中课堂育人满意度95.47%,课外育人满意度95.01%,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95.7%,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94.57%,专业课教学满意度94.26%,与去年同期相比,满意度均有增加。从对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来看,2022年应届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2.17%,毕业三年满意度为91.88%,受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该项指标与同期相比下降0.67%,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100%。
表5满意度调查表
3.教学改革
3.1教学资源
根据2022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师生比未20.26,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为48.9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为16.55%;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为312门,总学时99530,其中教学计划内网络教学课程数为216门,学时共计63816,在线精品课程数15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库2个,校内教师编写教材37本,互联网出口带宽000.0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宽带1000.00Mbps,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0.4个/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7005.79元/生。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学年学校教职工存在一定不稳定性,人员流动率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此外,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与去年相比也相应增加,因此2022年教学资源表相关数据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变化。
3.2专业建设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以打造品牌骨干专业为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构建了"以应用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设有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实现了学院专业群与地区产业链的深度对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机电一体化技术、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一批省级示范高职院重点专业特色鲜明,;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四个专业在江苏省高职院校率先开展国际工程(IEET)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通过。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获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立项。2022年度,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成了专业群“混编”型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2项,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2项;完善了电气实训中心、自动化生产实训中心建设;引进企业兼职教师10人,建立孙青海工作室1个,完成校企开发课题2项;开展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制图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等技能培训项目,培训学员700余人次。此外,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根据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修订专业群优质核心课程标准,进行校企合作将企业案例融入教学过程开发《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配套教材:建设《机器视觉技术》等3门校级精品线上课程学习资源。建立专业群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切实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本领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进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的作用,不断完善试点建设,贴近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对接职业标准、行业规范,校企联合优化和更新课程内容。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和建设,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展优质课程建设,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打造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精品课程。组织落实院级、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完善教材评审、评价与选用机制,以省级以上规划教材为重点,建设符合岗位操作要求的教材体系。
3.3师资队伍
为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多项措施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一)加强师德教育,建立长效机制。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术道德承诺制度,完善奖罚机制,实行教师职务聘用、职称评聘“师德一票否决制";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加强对新进教师、辅导员的重点培训;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评价,促成优良的师德师风。
(二)分层培养,提升双师素质。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学院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选拔培养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校内骨干教师遴选和培养工作;鼓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进修攻读学位、开展学术交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开展科研合作。积极推行青年导师校内指导制度,有计划的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鼓励并要求青年教师下企进行生产服务性实践锻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三)校企师资混编,保障兼职队伍。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建立健全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根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对兼职教师实施分类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对学院专任教师“传、帮、带”的指导与示范作用。充分利用我院民办高校灵活的产学合作机制,实施校企人才互聘互用,建立校企混编师资团队,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完善兼职教师选聘及管理办法,制定兼职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考核与监控,保障兼职教师队伍的素质及稳定性。
(四)学院紧贴岗位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富有特色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行业通用课程、通识基础课程体系。
定期举行课堂教学观摩、“精彩一课"示范课堂、校级教学大赛、微课竞赛、授课质量星级评定、学生教学成效评价等教学活动,促进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0516-85693210(9:00-18:00)
高职单招:18626027219 寇老师 (微信同号)
综合评价:18552925798 孙老师 (微信同号)
雅言艺考:15996881736 麦子老师 QQ:365723796(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197号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