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年职业学院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02-15 | 171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于 2016 年在原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基础上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 准成立并报教育部备案。学校秉承“至诚求索,慎微笃行”的校训,以“国际化、专 业化、品质化”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 视野、专业技能和英文水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际化技 术技能人才。同时,坚持“工科引领,中外融通”的专业建设理 念,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 校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实施的多元协同育 人体系。


 基本情况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于 2016 在原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基础上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 成立并报教育部备案。

校秉承“至诚求索,慎微笃行”的校训,以“国际化、专 业化、品质化”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 野、专业技能和英文水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际化技 术技能人才。同时,坚持“工科引领,中外融通”的专业建设 ,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 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实施的多元协同育 体系。


校坚持“以生为本, 百年树人”的理念, 全方位服务学生, 取中外联合培养的模式以保证教育质量,采取强化英语教学 措施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采取中外学生同校同课的办法 优化学生的国际文化氛围,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途径以 学生应用技能和就业机会,采取打开与国内外大学对接本的通道以实现学生们的升本理想。

现有 26 个专业, 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 1 个,省级品牌 专业和骨干专业 2 个,苏州市品牌专业和优秀专业各 1 个, 得属地政专业设置优化补贴 5 个。教职工共 186 人,其中专 任教师 156 人,外籍教师 17 人,另有校外兼职兼课教师 27 人, 行业导师 23 人,苏州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 个。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得到主管部门和同行认可,成为全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负责人联席会发起人、秘书 首届理事长单位,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 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省“‘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合 ”成员和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论坛 方。在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领域取得先发优势,入选首届 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唯一高校入选 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首批认定的 5 个实训基地,被机械工业出 选定为工业互联网系列教材主编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导成立的全国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同时还是 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民 教育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高)。


     二 学生发展质量

 

学校开学典礼上全体师生合唱《歌唱祖国》

 

2022 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得艺术设计(平面)高职学生组三等奖


 

2022 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二等奖

 

2021 第八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


 

第十届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全国总决赛获奖作品

 

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1 机甲大师赛”总决赛获奖证书


 

学校组织参加江 2022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2022 届毕业生双选会现场


2.1 在校体验

2.3.1 劳动教育

学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 劳动教育意见》文件精神, 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将 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劳动教育 程, 赋予学分。学校探索“沉浸式”劳动教育模式,让学生通过 专业学习、学生社团活动体会劳动教育, 参与劳动体验。


2.3.2 美育

学校探“参与式”美育教育模式, 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学校 探寻“思政”与“美育”融合的教育模式,并形成当代大学生美 育教育改革思路—— 融思于美, 以艺促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观融美育教育,实现文化传承和思想双提升。


2.3.3 社团建设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每年新生入学季,学校都举办“社团嘉年华, 百年迎新到”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百团大战”社团 新活动,让广大新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积极报名参加社团 的招新活。学校现有社团 29 个。分别是思想学习类社团5 个、 志愿类社团 1 个、专业类社团 23 个,现有成员 1091 人。


2.4 就业质量

2021 年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学校坚决落实党 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 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被列为我校 2021 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在省教育厅、省就业 中心以及苏州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关切下, 围绕“稳就 ”,拓宽渠道、优化服务。结合学校专业特色, 与时俱进、扎 细致的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校上下共同努2021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89.72%,年终就  98.83%。

根据省教育厅印发《关于 2021 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化督导情况的通报》(苏教学函〔2022〕6 号) 文件,我校被 评定为“2021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 A 等高校”。自学 校更名以来的两届毕业年份(2020 年度/2021 年度),均获得 项表彰。

2021 届毕业生对经过学校三年系统培养后,对初次步入 时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均较为认同, 工作总体满意度达到 88.75%的相对高值, 较 2020 届毕业生工 作满意度提 8.75%。我校 2021 届毕业生对自身发展满意度为 88.37%,基本与 2020 届持平,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2021 届毕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较高, 达到 91.28%,可见 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服务体系等方面到毕业生广泛认同。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 满意度为 100%。其中非常满意占 53.28% 。2021 年用人单位再 次进校招聘意愿 100%。


三、 教育教学质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康子建主任一行来校考察交流

 

学校召开了 2021-2022 第二学期课程考核(BOE)会

 


 

“百年· 宜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获正式授牌

 

学校赴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调研学习


 

学校艺术设计学院钱子安、曹钧涵荣获江苏省“启航杯”新教师竞赛团队三等奖

 

学校与苏州盈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苹果机房


3.1 高质量专业建设工程持续推进

校重视专业发展, 加强专业建设顶层设计, 制订了“十四 ”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打造品牌专业, 推动工 科引领效应。学校拥有国家级高水平骨干专业 1 个,省级高 平骨干专业 1 个,市级品牌专业 1 个,市级优秀新专业 1 个。


3.1.1 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专业布局与专业群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2022 年 新增了工业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健康保 健与康复等四个新专业,使我校的专业总数达到了 26 个, 其中 工科类专业达到了 10 个, 工科引领的特色进一步凸显。配合专 业布局的调整,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十四五规划》的 要求,对专业群的建设进行了优化,专业群的数量由原来的 9 个 压缩调整为6 个,进一步突出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培养的特色。


3.1.2“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继续出彩

学校坚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具有 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英文水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 以国际 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体, 共建专业, CC 专业为两翼人才培 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导向,中外融通的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 色突出、职业教育目标明显。培养方案制订紧紧围绕人才培 标, 坚持立德树人, 强化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 造, 实效课程思政, 注重专业能力与职业标准的匹配, 创新培 式。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 每年制订人培指导意见, 同时建 人培方案公开机制;建立校院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 制。


3.2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围绕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和要求,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从海内外选聘优秀人才,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师德好、业务强、国际化、有活力的教师 队伍。学校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活动 的需要,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诉求,并定期进行教师评价。

 

 

3- 1    2020-2021 学年教师获奖情况一览表

 

 

3-2    2020-2021 学年各类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