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概况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与20世纪初张謇先生创办的初等商业学校一脉相传。1956年学校正式创办,原名为"江苏省南通区、市商业职工学校";1965年更名为“南通市商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供销学校”;2003年升格为“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校牌;2013年1月晋升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隶属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
2017年2月,学校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列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并于2019年通过验收。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新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12月,学校被立项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2022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列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南通市崇川区江通路28号,2018年在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科创城设立通州湾教学区(科教基地),启动“双校区”教育模式。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75567.04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321146.52平方米。学校设有数字商务与智能物流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通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与体育部及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开设高职专业46个,基本覆盖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及区域现代服务业产业大类。
图1学校江通路校区
图2通州湾教学区(科教基地)
办学60多年来,学校凝聚了"自加压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办学精神,确立了"环境、目标、能力"三位一体的治校方略,形成了"跳出学校办教育,服务发展强内涵"的办学理念。学校为全国供销行指委校企合作及集团化办学专门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供销合作职业教育集团暨江苏供销合作经济管理研修学院牵头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称号。本年度学校被评为全省 2021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 A 类高校。
2学生情况
2.1 在校生规模。
截止2022年8月31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2780人,其中普通高中起点在校生6544人;中职起点在校生3304人(五年制高职后两年学生数1824人,"3+3"贯通培养1480人);全日制中职(五年制前三年)在校生2062人,社会招生人数870人。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系统折算在校生12320.4 人。
2.2 招生规模。
2022年9月全日制高职招生数5200人(含五年制转段学生数),同比增长6.27%,其中高考招生2748人,其他招生方式招生2452人。高考招生中,直接招生数2560人,占比93.16%;基于高考的知识+技能(艺术类)招生数为188人,占高考招生总数的6.84%。其他招生方式中,对口招生数440人,占比7.94%;提前单招与“3+3”贯通培养668人,占比27.24%;中职注册招生265人,占比10.81%;五年制转段962人,占比39.23%;面向社会招生数117人,占比4.78%。
图3生源构成
图4 招生方式
2.3 毕业生人数
2022年的应届(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含结业)为2776人,落实毕业去向的人数为2662人,截至8月3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21%;截至12月31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89%。受疫情、经济环境等多因素影响,2022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同比下降7.02%。
3教师队伍
根据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2022年学校教职工总数为674人,校内专任老师609人;校外教师72人,行业导师189人,兼职教师占比23.68%。生师比16.64: 1(不限制四分之一)。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 406 人,占比66.67%;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有136人,占比22.33%;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人员比例为72.91%。
4设施设备
截止2022年8月31日,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7175.93元;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0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2.95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58 平方米;生均图书89.93册,生均年进图书量3.1册。2021-2022学年度,全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35.16万元,占比10.02%;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36台。教学资源各项指标较上一年基本持平,各项指标值均超过国家办学标准指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5 在校体验
学校积极探索具有商贸类人才培养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围绕党建引领力、课程聚合力、专业实践力、劳动自觉力、社会服务力、教研发展力六个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打造"六力协同,厚植文化"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模式。成立志愿者小分队,围绕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管理、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创新等志愿实践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实践中增强团结意识、提升责任担当、培育爱国情怀。立足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校、院两个层面的62个学生社团建设,着力加强规范管理、创新活动模式、强化育人功能,切实将学生社团发展成为服务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成长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人出彩,2022年,13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82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49名学生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62名学生获得各类技能大赛国省级奖项,9个集体获得市级以上先进学生集体。
图 11 学生“民族团结我践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 就业质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紧迫、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学生就业取向多元化的挑战下,学校围绕 “密切深度融合企业,促高质量就业;优化供需对接新形式,促充分就业"的工作思路,聚焦解决各类就业难题,通过线下大型、线上访企拓岗、直播带岗、网络招聘等形式,多渠道开展就业服务。"访企拓岗"对接企业108家,开拓就业岗位近 4000个;举办线上宣讲会、招聘会80多场,吸引2305 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活动。2022年,毕业生(含结业生)人数为2776人,其中,五年制高职969人、三年制高职1807人。截至8月3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21%;截至12月31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89%,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学校获评202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图 15 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江苏招就“2022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7 专业建设质量
学校以南通及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全面落实“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全面实施“以群建院”,通过提质扩增财经商贸、旅游休闲类专业,培育整固文化艺术类专业,整合优化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管理类专业,差异化发展"三农"服务等其他特色专业,积极实施"3+2+X"专业整体布局,专业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学校五年制专业全部停止招生。三年制高职专业招生38个,其中对应第三产业的专业有32个,占比为84.21%。完成财富管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供应链运营、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4个新专业论证并开始招生。以关务与外贸服务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优化整合、集约推进商贸流通、财税金融、旅游休闲与服务、文化创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建筑工程管理等六大专业集群建设;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构建“底层基础+中层模块+高层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统筹编制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6份,编制课程标准1195门。持续开展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实施"3+3"项目11 项、"3+2"项目6项。积极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2年21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评参加国家“1+×”试点,覆盖专业30个。
图 23 学校举行正保数智产业学院成立仪式
8 师资队伍建设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修订《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专职思政课教师校内选聘实施办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成立思政课教学科研指导委员会,举办学校思政理论课基本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举办名师讲座、教学观摩等活动,帮助思政课教师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制定学校《辅导员直接考察聘用进编综合考核办法(试行)》,畅通非事业编制优秀辅导员入编通道;建立健全辅导员、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成立校级辅导员工作室5个,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辅导员参加省级线上培训、学生管理干部专题学习等活动,多渠道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落实“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2022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录用非事业编制教职工24人。修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探索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启动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录用55名事业编制人员,其中副高30人、博士1人。积极做好人才培养项目申报与考核工作,入选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对象1个;入选南通市第六期江海英才市级培养专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及各类专业培训,本年度参加国培7人、省培44人,参加各类专业培训98人。
图 30 学校举办 2022 年新教师培训班(参观校史馆)
0516-85693210(9:00-18:00)
高职单招:18626027219 寇老师 (微信同号)
综合评价:18552925798 孙老师 (微信同号)
雅言艺考:15996881736 麦子老师 QQ:365723796(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197号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