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选择:从“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看院校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1-04 | 8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了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安排2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0所高等职业院校。

到了2010年,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又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以此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至此,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共计200 所。现在已经有六所升格成本科了


江苏省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名单

那为什么说国示范、国骨干好,甚至称它们为高职大专的985、211,为什么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一起来看。

国家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强科技创新、要经济结构转型等等,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而当时的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能力、水平上还存在不足,比如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缺少创新,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社会服务意识举措欠缺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投入较大财政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建设,来提高其办学质量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建设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引领其他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上,为国家经济助力。

并不是所有院校都有资格参与评选,入选条件和要求也很高:

01 办学理念先进,办学规划具有战略性。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院校,办学思路上就要领先一步,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02 教学水平能力底子好。原来的师资建设就不错,教学质量要相对突出。

03 专业建设得有成效。专业富有特色,配套的课程、教材质量水平较好,实训基地资源相对丰富。

04 就业质量不错。办学能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产学融合水平较好,学生就业发展有一定前景。

05 在服务社会方面有一定作为。主要表现在能承接为产业发展而进行的社会培训,比如建成为某领域的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等。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5.5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总投入160多亿元,支持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788个专业点。

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强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升级、强化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点举措支持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越来越适应产业需求,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