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专题报告之一——《行业类高职院校行业适应度分析》以工程类行业特色院校中覆盖学校数量较多,聚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建设等领域的院校为主进行分析,院校培养方向主要为工程技术人才。 行业类专业数量占全校开设专业总数的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专业设置的集中度和行业特色化程度,该比例越高意味着学校在特定行业领域投入的办学资源越集中,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服务贡献能力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 专业设置行业特色明显。与十年前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高职行业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凸显了行业特色,其中行业类专业的设置占比超过50%。特别是机电类院校,其行业类专业的设置比例高达70%以上,此外,铁路类和电子信息类院校在行业类专业设置上也有明显的提升。这一趋势反映出行业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正聚焦于服务各自行业的特定发展需求。 毕业生在所属院校特色行业就业的比例这一指标是衡量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匹配度的关键指标,体现了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对院校专业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铁路类、电力水利类院校行业匹配度高,仍需关注行业需求变化。铁路类和电力水利类院校毕业生在近三年中有超过60%的人在相关行业就业,这表明这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与铁路、电力水利行业的需求高度匹配,使得毕业生能够从事行业相关领域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关注到,铁路类、建筑类院校毕业生,近三年在相关行业就业的比例有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建筑业的就业比例下降较为明显。这种变化可能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行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导致对传统行业人才需求的减少。该类院校需密切关注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结构,以适应新兴行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 电子信息类院校对信息行业贡献度低,但跨领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高。电子信息类院校近三年毕业生有25%左右在信息行业就业。以某信息类职业院校为例,毕业生除了在信息行业就业,还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运输行业就业,其就业与专业的相关度均在70%以上,这反映了电子信息类院校可跨多领域贡献信息类人才支撑,特别是满足一些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 机电类院校专业集群发展和行业适应性较好。机电类院校行业类专业的设置比较集中,也存在行业类专业招生规模下降的情况。以某机电类职业院校为例,行业类专业数占比,十年间保持在80%左右,但行业类专业招生规模有明显下降(约10个百分点),这方面的变化并没有影响该校对于机电相关行业的人才贡献度,从毕业生在相关行业就业的比例来看,十年间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学校在行业领域上的专业集群发展建设成效和行业适应性方面较好。
0516-85693210(9:00-18:00)
高职单招:18626027219 寇老师 (微信同号)
综合评价:18552925798 孙老师 (微信同号)
雅言艺考:15996881736 麦子老师 QQ:365723796(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197号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