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媒学院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04-27 | 270 次浏览 | 分享到:

学院概况

 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新闻传播学院,2008年8月建院,拥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艺术硕士(播音主持方向)两个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8个本科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根据经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具备新闻传播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广,社会评价良好,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家、省、市、区(县)各级新闻媒体,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科学,年龄结构合理,有20余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河北传媒学院“双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部分教师来自于国家、省、市级新媒体、广播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媒体的高级编辑、高级记者、播音指导。《口语传播实务》《全媒体新闻采写》《媒介导论》等课程先后被确立为省级一流课程。学院科研平台“河北传媒学院县级融媒体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被评选为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现任院长徐晓宁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原高级编辑,大校军衔,专业技术四级。曾担任中宣部第五、六、七届“五个一工程”评委,两届全军新闻系列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大学客座教授,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设备先进。新闻传播学院大楼总建筑面积14723平方米,建有包括34个播音教室(演播实训室10个,基础播音教室24个),融媒体实训室、录音棚、配音室、拟音室、展览解说实验室、婚庆主持模拟实验室、传播学实验室、融媒体新闻实验室、编辑出版教学实验室、广告学实验室、新媒体实训室、媒介融合云实验中心、多功能表演教室、口述历史实训室、虚拟演播室、实景演播室、AI虚拟主播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场所,是一个技术先进、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现代化教学大楼。

      学院突出实践教学,目前建有中国军视网、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出版集团、新华网河北频道、河北广电传媒有限公司、新华社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等十余家校外实习基地,建有融媒体传播中心、语言艺术工作室等多个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并与腾讯、新浪、爱奇艺、蜻蜓FM、荔枝FM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很多毕业生能零距离上岗,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

 

表演艺术学院简介

      表演艺术学院始终坚持培养具备较强的表演专业能力,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知道义,能够从事戏剧影视角色创作、社会演艺团体演出和戏剧教育类工作的应用型表演艺术人才。学院设有表演、表演(学前表演)2个本科专业,其中表演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根据学生兴趣专长和社会需求,表演专业在第三年延伸出“表演(舞台管理)”拓展方向。

      表演艺术学院以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家蒋宝英为专业带头人,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精于教学、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占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他教师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知名艺术院校。

      学院始终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出发,学院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为核心,借鉴德国、英国的戏剧教育理念打造精准教学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与技能,同时为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通过探索和实践,学院目前形成“专业与产业融合,课堂与舞台融合,教学与创作融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项目引领、产教融合、“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学院与相关文化传媒单位,演艺团体、院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拓宽了艺术视野,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一流的演艺团体和高水平的传媒单位交流学习。参与到艺术实践过程中,为实现毕业即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创业和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院系/专业介绍

 

表演专业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表演专业,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百年老校的雄厚艺术教学基础,是恢复办学以来开办的第一个专业,培养了大批影视戏剧优秀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表演专业已经构建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教学模式,也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现下设表演专业基础教学教研室,表演实践创作教研室。

 

      表演专业至今已荣获江苏省首个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江苏省专业排名第一,并被认定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建设点。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配备较完整。在职教师原创小品及剧目,均荣获全国及省市各项大赛奖项,如话剧《送别·李叔同》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话剧《生活在天上》入围南京新剧荟、获批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话剧《似是故人来》入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小品《一个岛一个兵》《特种兵轶事》《我的班长我的班》等,原创话剧《那时花开》《生活在天上》《似是故人来》等,其中多个剧目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精品剧目,并在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江苏省小剧场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剧目、优秀导演、优秀演员等多项殊荣;同时,排演话剧《红色的天空》《剧场版李叔同》作为特邀剧目赴浙江乌镇参加乌镇戏剧节展演活动;科研成果方面,以完成专业教材《表演训练基础教程——小品》《表演训练基础教程——小品与片段》的出版发行,在职教师承担各类省级、市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表演专业是隶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科下的艺术类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戏剧舞台表演及影视表演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戏剧、影视和传媒等多学科知识与创作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院团、院校及文化传播部门从事电影、电视、戏剧等方面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表演艺术复合型人才。

 

      表演专业主要学习戏剧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形体、台词、声乐、表演等多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剧本写作背景、剧中规定情境、人物命运、人物行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创作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角色创作的能力,具有运用多种艺术语言创作戏剧影视作品的能力。

 

      自表演专业建立以来,先后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南京市话剧团等相关专业性单位进行沟通,联络,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学院及系同相关团体合作,为其输送专门人才,如江苏大剧院、北京儿童剧院等。

 

      随着当下影视业与网络媒体的发展,学院与系同时注重与影视各行业及网络媒体平台的沟通联系,如电视台、影视公司,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力争为每一届毕业生创造出良好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播音与主持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口语传播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21年《口语传播实务》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专业实践方向有新闻主播实训、节目主持实训、影视配音实训、礼仪主持实训、类型解说实训、英汉双播实训。

      专业突出“一专多向、以跨促融”的办学特色,以播音主持基本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多方向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跨学科、跨专业教学与实训,坚持“学、练、干、创”四位一体,秉承“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体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培养融媒体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核心课程:

      语音与发声基础、播音创作基础、口语传播实务、全媒体新闻播音、全媒体节目主持等。

 

       本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课程设置涉及声乐、形体、台词、表演四大领域,设置元素训练课程、小品观察生活课程、话剧片段和中外经典话剧片段的排练和演出、镜头前表演课程、独幕剧与毕业大戏排练和演出。教学过程中,学院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都市剧和儿童剧出演,让学生在四年教学和实践的摸爬滚打中,充分掌握表演技能,力求毕业即能就业。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多元化,毕业生能够从事影视剧角色创作、微电影、微视频的角色创作、话剧院团和社会演艺团体及表演专业教育教学等工作。

      舞台管理方向

      舞台管理是表演专业中别具特色的一个专业方向,源于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小品训练,经典话剧片段排练的两年表演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如果还想拓宽自身的技能,可以自愿分流到舞台管理方向学习。该方向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化。

 

      主要核心课程:

      声乐、台词基本功训练、形体基本功训练、表演(元素训练)、表演(观察生活)、表演(片断教学)、表演(经典片断教学)、独幕剧、完整角色形象的创造、舞台管理(道具制作与维护)、舞台管理(灯光操作)、舞台影视人物化装、舞台服装设计与制作、舞台监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