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学院学院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前身为1969年创办的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1998年12月恢复办学,成立电影电视艺术系。2006年1月,发展为电影电视学院。
学院现有五个系,五个本科专业。另设戏剧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江苏省影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赖声川戏剧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电影馆、演播空间实验室、南京艺术学院普通话测试站和朗诵和主持艺术水平考级点等。
学院现有电影学硕士点、电影学博士点和电影学博士后流动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获国家级一流专业,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获省级一流专业。表演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被确立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戏剧与影视学”于2016-2018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在2017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被评为“B+”、位列第六,2018-2019年本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三五”优势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力量相对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学科人才齐全的教师队伍,拥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8人。至2021年秋,学院共计有在籍本科生586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7人。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话剧中心、江苏省话剧院、南京市话剧团、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北京电影学院、优酷、腾讯等众多文化艺术单位及高校,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近年推出《那时花开》《红色的天空》《家》等毕业大戏;小品《把梦留住》《特种兵轶事》等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金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学院重视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承办各级政府语言艺术培训、朗诵和主持社会艺术考级等工作。
面向新时代,电影电视学院致力于成为全国一流的教学、科研、创作于一体的戏剧影视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表演专业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表演专业,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百年老校的雄厚艺术教学基础,是恢复办学以来开办的第一个专业,培养了大批影视戏剧优秀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表演专业已经构建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教学模式,也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现下设表演专业基础教学教研室,表演实践创作教研室。
表演专业至今已荣获江苏省首个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江苏省专业排名第一,并被认定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建设点。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配备较完整。在职教师原创小品及剧目,均荣获全国及省市各项大赛奖项,如话剧《送别·李叔同》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话剧《生活在天上》入围南京新剧荟、获批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话剧《似是故人来》入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小品《一个岛一个兵》《特种兵轶事》《我的班长我的班》等,原创话剧《那时花开》《生活在天上》《似是故人来》等,其中多个剧目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精品剧目,并在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江苏省小剧场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剧目、优秀导演、优秀演员等多项殊荣;同时,排演话剧《红色的天空》《剧场版李叔同》作为特邀剧目赴浙江乌镇参加乌镇戏剧节展演活动;科研成果方面,以完成专业教材《表演训练基础教程——小品》《表演训练基础教程——小品与片段》的出版发行,在职教师承担各类省级、市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表演专业是隶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科下的艺术类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戏剧舞台表演及影视表演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戏剧、影视和传媒等多学科知识与创作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院团、院校及文化传播部门从事电影、电视、戏剧等方面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表演艺术复合型人才。
表演专业主要学习戏剧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形体、台词、声乐、表演等多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剧本写作背景、剧中规定情境、人物命运、人物行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创作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角色创作的能力,具有运用多种艺术语言创作戏剧影视作品的能力。
自表演专业建立以来,先后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南京市话剧团等相关专业性单位进行沟通,联络,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学院及系同相关团体合作,为其输送专门人才,如江苏大剧院、北京儿童剧院等。
随着当下影视业与网络媒体的发展,学院与系同时注重与影视各行业及网络媒体平台的沟通联系,如电视台、影视公司,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力争为每一届毕业生创造出良好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播音与主持专业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百年老校的雄厚艺术教学基础,在全国同类本科专业中创办时间较早,至今已为我国的播音主持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目前,团队成员包括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全民阅读先进个人。在科研项目上,团队成员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教学和专业实践上,团队成员荣获中华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江苏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奖”、青年教师教学奖等荣誉称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一、二、三等奖;荣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三等奖,江苏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三等奖等。
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应用中的采编播制等能力的提高,适应时代发展,以为传统媒体和融媒体培养“一专多能”的高质量播音与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校期间,在校内外积极为学生打造实践和展示平台,以“展”促“学”,学以致用,并为毕业生举办毕业专业晚会,作为学生大学四年综合能力的检验,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产业的快速增长,对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一般比较广阔。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可以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新闻采访等工作。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网络直播和网络节目制作等新兴岗位也成为了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导演专业,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百年老校的雄厚艺术教学基础,迄今为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培养了一批戏剧影视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导演专业已经构建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教学模式,也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本专业师资队伍配备较完整。在职教师原创小品及剧目,均荣获省市各项大赛奖项,如:肢体剧《夜风》在“大地的模样-莫言朗诵会”中进行演出;大型原创话剧《殇城》(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江苏省各高校进行了多场巡演;原创话剧《在离这儿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海滩》入围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环节;原创家校题材话剧《燕矶曦照》,在社会倍受好评;话剧《李叔同》获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剧目奖,最佳导演奖,最佳表演奖;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获剧目奖,最佳表演奖等。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毕业大戏:《伊库斯》《结婚》原创改编话剧《风声》等,其中《风声》参加第十四届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展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戏剧、影视和传媒方面的知识,掌握导演和表演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团体、影视公司、院校及文化传媒部门从事与戏剧影视导演和表演相关的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导演艺术复合型人才。主要设置课程有:导演课,表演课,影视制作课以及台词课。
就业前景:自导演专业建立以来,先后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南京市话剧团等相关专业性单位建立联系与沟通,为毕业生创造实践实习机会;通过不定期的实践活动,和相关具有导演专业的院校,团体合作,为其输送专门人才。
随着当下影视业与网络媒体的发展,学院与专业都注重与影视各行业及网络媒体平台的沟通联系,如各大电视台、影视公司,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力争为每一届毕业生创造出良好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0516-85693210(9:00-18:00)
高职单招:18626027219 寇老师 (微信同号)
综合评价:18552925798 孙老师 (微信同号)
雅言艺考:15996881736 麦子老师 QQ:365723796(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197号5楼